爱嘟嘟小说 > 三国,义薄云天关羽开启重生之路 > 第168章 劝二将北上

第168章 劝二将北上


突然前面出现一支人马,人数不多,有十九人守护着一辆马车,为首之人手拿大刀,在正前方领路。

  后面十八骑守卫在马车两侧。

  最后面还有几辆马车跟随。

  这一行人看到正前方有数百士兵,为首之人大手一挥,一行人停了下来。

  此人独自骑马向前,来到张辽旁边,拱了拱手,问道:“不知前方那位将军部下,我家老爷有要事需紧急还乡,还请留条通道让我等通过。”

  张辽等人本无心滋事,然而他们出逃时过于仓促,已两日未曾进食。

  岂料,竟在此处偶遇大肥羊,这对饥肠辘辘的他们而言,不啻于天降甘霖,又怎能不令人心动?

  于是,众人便打定主意,欲从这大肥羊身上找点食物果腹。

  张辽红着脸说道:“我等原本是原并州刺史,现执金吾丁原丁大人手下,但丁大人被畜生吕布所害,还联合董卓使我军大败。”

  “我等数百人已经两日未进粮食,还请贵府老爷能伸出援助之手,让我等能分上一口米粥。”

  对面首领继续问道:“不知二位高姓大名?”

  张辽脸更红,这辈子还没有如此羞耻过,这和叫花子有何区别。

  “某乃张辽,字文远,并州人氏!”

  高顺也说道:“并州高顺!”

  为首之人听到这名字,感觉好像哪里听过。

  他继续问道:“不知两位将军未来如何打算?”

  张辽感觉此人为何如此啰嗦,你借粮就借粮,不借拉倒,我自己抢粮。

  但是他看向为首之人身后的十八骑,好像个个不凡,想必这些人也不简单。

  “我二人并没有做好打算,准备回并州,在想法替旧主报仇。”

  此人在次抱了抱拳:“实不相瞒,某乃辽州刺史关羽麾下,临屯郡郡尉周仓。”

  “身后乃是当代大儒,蔡邕伯喈公!”

  “某奉主公令,护送伯喈公入辽州避难。”

  “若两位将军不嫌弃,某替主公邀请两位到辽州任职。”

  “二位可能有所不知,现在的辽州早已经今非昔比,甚至临屯郡二位都有点陌生。”

  “临屯郡和真番郡已经被我主从外族手中收回,还拿下了三寒,成立了三寒郡。”

  “除此之外今年还消灭了高句丽,新增了吉林郡,我相信两位若是去了辽州一定不会失望。”

  “某主关羽想必两位听说过,乃是当今天下举世无双的忠义仁德之辈。”

  两人对视一眼,他们对关羽也是崇拜不已,下定决心,去辽州看看。

  张辽说道:“可是我们这么多人去辽州,一路上消耗可不少。”

  周仓笑着说道:“你们不必担忧粮草,我们几十万百姓都能带往辽州。何况你们这几百号人。”

  张辽最后一点忧愁也没了。

  他和高顺对着周仓拱了拱手,愿意带领这四百多骑并州兵前往辽州。

  周仓也很高兴,辽州缺人,也缺劳动力,别拿几百人不当人看,十年后可能就翻了几倍。

  辽州不怕找不到媳妇儿,尤其是三寒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地方。

  三寒之地,女子众多,若是去了三寒至少能找两个老婆。

  男子却在内战中大量死亡,剩下的部分还是顽固派,前往了辽泽。

  周仓所率的十八骑,正是赫赫有名的忠义十八骑!

  周仓命人备好大锅,为这数百人煮粥。

  此外,他还派关鹏去联络沿途的粮草供应。

  张辽和高顺一同去拜见了蔡邕。

  蔡邕前往辽州,他们能够理解,毕竟他可是关羽的岳父。

  关羽在获悉汉灵帝驾崩后,当机立断,派人通知周仓率领忠义十八骑赶赴洛阳,将蔡邕接至辽州。

  他和董卓可不对付,蔡邕现在又是他关羽老丈人。

  可不会和原历史一样,对蔡邕那么客气。

  于是命令周仓一定要将蔡邕带往辽州。

  他可是知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,董卓是如何对付袁家之人的。

  张辽和高顺对这伙人熟悉过后,他们暗自庆幸,没有和这伙人为敌。

  没有选择抢他们粮草。

  首先得罪关羽不说,就是这十九人他们这几百人都不一定是对手。

  张辽是一流武将的巅峰,高顺不过是二流武将巅峰。

  但这十八个小辈,最差的也是三流武将,十个进入二流,还有两人迈入二流巅峰。

  另外还有一个迈入一流门槛的周仓,周仓跟着关羽跟的比原历史早,学了不少,还突破了二流武将。

  这堪称恐怖,多少势力一共都拿不出这么多二流、三流武将。

  关羽为了自己老丈人安全,竟然派这么多二流、三流武将护送。

  周仓带走蔡邕后不久,李儒向董卓推荐蔡邕,称蔡邕乃是当世大儒,若得蔡邕相助,能收获不少儒生相助。

  董卓听到蔡邕二字,突然想起来自己死对头关羽不就是蔡邕的女婿。

  他没有听从李儒的建议,而且直接下令派人去抓蔡邕。

  准备好好给关羽一个下马威。

  结果蔡邕家中早已经人去楼空。

  将董卓气得不行,他不知道关羽动作为何如此之快。

  八月三十日,董卓在朝会上再次提出废立之事,并以霍光事为例,自比田延年(谁反对就立刻处死),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,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,气得罢会。

  后来董卓还想寻找机会杀害卢植,但被彭伯劝阻,卢植则弃官逃亡。

  九月一日,尚书丁宫在崇德前殿主持废立仪式,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御座,解除玉玺印绶并转交给刘协,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,是为献帝。

  紧接着,董卓让尚书宣读策文,并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后的罪责,将其迁入永安宫。

  九月三日,何太后被毒杀身亡。

  董卓不允许朝廷为何太后举办丧礼,而是让刘协到雒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,公卿大臣们穿白衣上朝三天。

  九月十二日,朝廷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大司马,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,兼领前将军,加节,赐斧钺、虎贲,更封郿侯。

  九月末,董卓与司徒黄琬、司空杨彪一同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,要求为建宁元年(168年)九月政变时,被政治定性(诬陷)为叛贼的陈蕃、窦武以及次年(169年)在“第二次党锢之祸”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。

  刘协准奏,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,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。

  董卓与周慎之子周毖、伍琼等人亲近,原大将军府官员何颙、郑泰亦为其幕僚。


  (https://www.addxs.com/add/35568/21056.html)


1秒记住爱嘟嘟小说:www.add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addxs.com